环球热讯: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新兴产业一路“狂飙”,安徽有何加速秘诀?

来源:中工网 时间:2023-06-08 06:29:06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过去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八点二——(引题)

新兴产业一路“狂飙”,安徽有何加速秘诀?(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华 陈丹丹

眼看着一期产能快速达产,李水清心里一直在盘算二期甚至三期工程的规划。带着团队人员从福建厦门来到安徽六安,李水清是带着“快节奏”的生活惯性过来的。令他没想到的是,在地处大别山区的六安,他见识到什么叫“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李水清是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公司正式落户六安市金安区经济开发区之后,当地政府只花了8个半月的时间就帮助他将工厂建成并投产。

“这可是一座占地138亩的半导体工厂,8个半月建成,这在全国也不多见。”近日,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李水清说起此事仍难掩惊喜。

在当地,这被叫做“金安速度”,其实这或许正是“六安速度”乃至“安徽速度”的体现。

据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郭浩介绍,过去5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2%,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经达到41.6%。“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推动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参与区域竞争的亮丽名片。”郭浩说。

新兴产业一路“狂飙”的背后,安徽有着怎样的加速秘诀?

与市场抢时间

高速度的厂房建设,其实也是市场倒逼的结果。

格恩半导体目前是国内唯一的氮化镓激光芯片生产厂家。据李水清介绍,从去年10月开始产品走向市场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公司当年就实现了5000万元的产值,而今年公司预计产值将达到5亿元左右。

“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都会广泛运用到这个产品,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李水清说。

与格恩半导体类似的是,希磁科技也是一家从外地来到安徽的企业。这家以磁性传感器制造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在收购了一家国外公司之后,由于生产规模扩大需要重新找一个能够适应企业扩大生产的地方。他们选择来到中国(蚌埠)传感谷。

传感谷坐落在美丽的蚌埠龙子湖畔。希磁科技董事长王建国告诉记者,园区提供的包括厂房、宿舍等在内很多硬件设施都非常完善。让王建国感到有些“惊讶”的是,“不少优惠措施不是自己找政府要的,而是政府主动给的”。

不仅仅是过硬的硬件设备,园区里还有完善的政策配套。尤其是园区里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以传感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导向,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智力支撑。

王建国说,公司利用这些平台,大大缩短了从科研理论到产品落地的时间。“对于企业来说,时间意味着市场,而市场就是企业的生命。”

据王建国介绍,目前企业订单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因为订单量较大,企业必须加紧生产,开足马力,才能确保按时间交货。”王建国说。

为企业优环境

在安徽六安,格恩半导体的快速投产让当地政府看到了一种让新兴产业加速的可能。六安市金安区随后对此进行总结,他们发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项目专班的形式,由专班联络员(班长)负责协调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在总结服务格恩半导体项目的经验后,金安区政府印发《金安区“企业+班长+首席”工作制度实施方案》,实现一个企业(项目)一套班子, 班长只要“点单”,部门就要“报到”解决问题。

“成立专班,就是要在项目建设以及投产的整个过程当中,全程做好服务,确保项目在每一个环节不疏漏、不滞后。”金安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副局长、格恩半导体项目专班班长钱磊说,截至目前,金安区共成立项目推进专班297个,班长297名,通过该机制解决企业诉求850个。

在安徽阜阳,当地政府搭建了一个“倾听全覆盖”的线上线下平台矩阵。“手指一点,政府来办。”阜阳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时春柳介绍,顺应“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大趋势,该市整合组建了“1+8+N”平台矩阵,还开通了人大代表“聚民意、惠民生”通道,整合建成全市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

问题收集来了,关键还是看如何解决。据时春柳介绍,阜阳市的做法是,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于总平台交办的事项,坚持首接首办、即接即办,制定流程图,建立台账单,形成“反映—受理—交办—督办—反馈”工作闭环,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可查询、可评价,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给产业谋战略

位于安徽合肥的国盾量子公司有一款特殊的对讲机,是基于量子安全密钥的双模对讲机。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上,这款对讲机已经用于加密融合通信保障。

“在量子科技发展的‘合肥模式’中,‘让技术用起来’就是对创新最大的支持。”国盾量子总裁应勇告诉记者,早期,大多数人还不知道“量子”为何物时,合肥就敏锐地预见到了这一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前景,支持启动了全球第一个大规模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合肥市相关政府部门则成为国内第一批量子保密通信用户。

安徽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同时围绕元宇宙、空天信息等开展前瞻性研究,积极培育量子信息、先进核能、深空探测、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目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达到了6000家。截至2022年底,全省6000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上市企业和80%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郭浩介绍,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在安徽集聚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在多个领域树立起特色鲜明的产业地标和产业形象。“创新能力在增强,新兴产业在聚集,这两个方面结合共同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dzwindo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邮箱 : 39 60 29 14 2@qq.com